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5): 《回响》

简 述:东西的获奖小说《回响》卷首有设问如是:“你能勘破你自己吗?”这一类乎德尔斐神庙的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也差不多划定了《回响》核心故事所欲触及的论题——对自我观念、精神、心理、情感以及由之引发的种种心象的自我理解和阐释。然而,欲勘破自己,探讨微妙难测、莫知涯涘的心灵风景,又如何能脱离人所置身其中之生活世界的成就与限制?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自我和他者、个体与群体、心灵和形式、意识和潜意识、词与物相互激荡,...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4): 《千里江山图》

简 述:孙甘露小说《千里江山图》故事来源于中共党史真实的历史事件,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秘密机关遭到国民党当局的严重破坏,“中央有关领导必须从上海撤离,转移到瑞金,转移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一项代号为“千里江山图”的绝密地下行动由此展开。忠诚与背叛、潜伏与行动、计谋与意外、搏斗与杀戮、审讯与酷刑,当然还有阴谋与爱情,小说简洁精巧,节奏迅捷,谍战元素应有尽有。 关于“千里江山图”,敌人不知道该计划的内容和目的,...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3): 《本巴》

简 述: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刘亮程的《本巴》与其他几部似乎略有参差,即便置入到整个茅奖的历史中,它在题材与风格上都堪称一个独特的存在。一般对于茅奖作品的想象,多少会与广阔的现实、厚重的历史、复杂的生活等联系在一起,而《本巴》则是幻想的题材、轻盈的叙述。它的获奖,打破了那种关于茅奖的题材、主题的刻板印象,显示出茅盾文学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乃至于激发我们重新思考“小说”这一文体的生长空间,...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2): 《宝水》

简 述:作家乔叶,以入微之笔写澄明之地。《宝水》是入微的,它回避大的构架,有的只是四季的流转以及流转中每个人的冷暖自知;拒绝概念的植入、先行,而是让万物以自身的也许眉眼并不太分明却一定不可以与他物混为一谈的样子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哪怕只是一堆垒梯田的石头,都拥有各自的年龄、来历,长幼有别地排列在一处:土黄的年轻,青黑的年老,灰白的则算是中年。入微是一种重要的小说写法,在背后支撑着这一写法的,则是写作者的慧眼、...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1): 《雪山大地》

简 述:《雪山大地》是杨志军一部洋溢着理想信念的现实主义长篇新作。小说叙事开启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延续到新时代,生活在沁多草原上的牧民由传统游牧部落过渡到社会主义公社,改革开放后,又开启了牛羊贸易,发展商品经济;在牧民生活得以逐步改善后,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沁多县被重新规划设计成一座生态城市,牧民离开草原,进入城市生活,同时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原草原生态环境。小说以理想之光照亮现实,...

经典阅读室馆藏推荐--《复兴文库》

简 述:经典阅读室是我馆近几年为了满足本校师生读者学习和科研的需求,不断提升空间服务质量,不断开发新型空间功能,使图书馆成为读者学习、交流、阅读中心。经典阅读室位于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301室,是一个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交流平台,它将读者、书籍、阅读推广、馆舍、网络空间等元素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场所。经典阅读空间服务旨在将经典作为阅读永恒的主题,用空间服务促进阅读,引领读者多读善读、...

《致加西亚的信》:永远不要计较你的工作

简 述:1899年2月,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即兴创作了一篇文章《致加西亚的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后,杂志很快就被一抢而空。紧接着,纽约中心铁路局将其印刷成册,一下订购了10万份。美国前总统布什当选州长时,特意在这本小册子上签名,将其发给了每一位部属。政府、军队、学校和企业,也纷纷使用和推荐这本书……

《人世间》:人生实苦,但却值得

简 述:作家梁晓声历时8年写的长篇小说《人世间》,生动地诠释了人世间的温情和希望。《人世间》曾获第二届吴承恩小说奖,和第十届矛盾文学奖,深受无数读者喜欢。小说里,几个小人物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生活艰辛,充满坎坷。然而,曲折、艰难的生活中,他们用善良、进取、感恩、担当,将自己活成了一束光。这些美好的品质,幻化成为一种力量,让人坚定前行,不惧风雨。现在,让我们走进《人世间》,来感受这种力量,感悟人生真谛。...

看了10遍《肖申克的救赎》,总结出这6条人生精华

作者:双木简 述:《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埃德温.金的中篇小说,自1994年弗兰克? 德拉特将它搬上荧幕,26年后它仍是人们心中的难以超越,霸占豆瓣电影Top250的第一名。有人这样评价,《肖申克的救赎》让悲观者继续前进,无助者得到力量,傲慢者心生敬畏,绝望者看到希望,迷茫者开始思考。它的不凡在于,人生的每个阶段重温,你都会有不同的震撼和感动:希望、自由、信念、勇气、坚持、友谊、力量……

当你读懂了《老人与海》,你就不再抱怨工作

简 述:1954年,海明威凭借小说《老人与海》斩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老渔夫,捕到了一条大鱼,经过三天三夜苦熬,数场殊死抗争,最终老人拖着一副鱼骨架,驾船而归。对老人来说,捕鱼是他的工作,也是他谋生的唯一手段。这份工作老人做得并不顺利,可为了生存他又不得不坚持下去。有人说:“当你为了事业拼尽全力,却屡遭挫折的时候,就请读读《老人与海》。 读懂了《老人与海》,你就不会轻易抱怨工作。

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